新文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22部分(第1页)

强烈。1949年10月1日, 在亲历天安门广场的盛典之 后,他百感交集,提笔给毛 泽东写信,并送林则徐的 《林文忠政书》一套:

“昨日会推元首,我公

写下了一系列震慑一时的檄文,因此而被誉为“傅大炮”。胡适从《新月》 时代以来对国民党也多有批评,一度关系紧张。他们为代表的自由知识群虽 也有入阁做官的,但总体上并没有依附于国民党这个体制。他们的主要角色 还是知识分子,他们的主要兴趣还是学术工作,是办大学,办刊物,是从文 化上担负起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。尽管胡适在1949年的转折关头再次踏上 抗战时走过的赴美游说之路,并说过“在道义上站在蒋一边”这样的话,但 他不愿从政做官这一点没有什么改变,这可不仅仅是珍惜自己的羽毛。其中 固然有他个人性情、趣味、学养、经历等方面的因素,也有他对知识分子应 始终与政治保持距离的清醒认识有关。1949年3月7日,他看到石涛画册自 题:“不识乾坤老,青青天外山”,曾感叹“遗民不肯抛弃希望的心事”。在 他流亡美国的日子里,他是否也有类似的心事?他的所有哀伤都包含在陶渊 明的诗和石涛的画里,但他的哀伤又岂是生活在古代的陶渊明、石涛所能体 会的。‘‘根株浮沧海”,“青青天外山”,在胡适的后半生,这样的哀伤几乎一 直在他的心头萦回不去。

1949早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

157

楽膺之选,为吾人得人庆也。英伦三岛昔以雅'鸦'片强迫售我,林文忠焚毁, 乃愿辄于半途,酿成辛丑条约之惨。桎梏百年,贫弱日甚,后虽设禁,终 多粉饰。我公发愤为雄,力图自强,必能继前贤,铲此毒,一雪此奇耻。”

(钱穆:《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》275 — 276页)

作为一位经历了近代以来风风雨雨的知识分子,张元济心中永难忘记 鸦片战争、八国联军之耻,民族独立与尊严始终是他解不开的一个情结。 梁漱溟这位有“最后一位儒家”之誉的践行型知识分子,他自称“问题中 人”,前半生一直都在为寻找解决旧中国问题的答案而苦苦求索。他从来 没有想过要离开中国,“虽有人来请我去香港,但我主意已定,不论国共 两党胜负如何,我作为一个生于斯、长于斯,并自问为中国的前途操过心、 出过力的炎黄子孙,有什么理由跑到香港去呢? ”(《张元济书礼(增订本)》 269页,商务印书馆I〃7年版)他不相信武力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,所以一 再地呼吁和平,直到1949年上半年,他还几次撰文敬告国、共双方。在 《敬告中国共产党#文中他指出:

“我再恳切地说两句要审慎的话:第一我要说,如果用武力打下去,我 不否认有在一年内统一全中国之可能。但到那时却既没有‘联合 也没有 ‘民主’。虽然中共在主观亦许无意于不要联合,不要民主,而其事实结果则

我更进一层说,不要联合,不要民主,而真能统一稳定下去,如像布尔什维

克之在苏联那样,我并不不欢迎——我欢迎。不过我担保不会稳定,即统一 必不久。”(汪东林:《梁漱溟问答录》〗丨0页,湖南出版社丨9肋年版)

但当他目睹共产党以武力完成了大一统的结局后,他是由衷的佩服。 他本来准备在重庆隐居不出,可经不住毛泽东、周恩来他们的盛情相邀, 也终于束装北上了。他对共产党的钦服是真诚的,这不仅从他建国之初写 的《中国建国之路》可以看出,他首先列举了共产党的三大贡献:一是全 国统一,国权树立;二是引入了几千来所缺乏的团体生活;三是“透出了 人心”。从他1951年写给林伯渠的信中也可以看出:“今后政治上将一切听

从中共领导,并且听从中共朋友对我个人的安排。”(《梁漱漠全集》第六卷805

一 806页,山东人民出版社】989年版)

这位极为自信的“问题中人”前半生致力于乡村建设事业,为国事奔

158

走呼号,耿耿以中国文化续命为念。1951年10月5日他在《光明日报》发 表《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?》,袒露心迹:“我过去虽对于共产党的朋友 有好感,乃至在政治上行动有配合,但在思想见解上却一直有很大距离, 就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,我还是自信我的对。等待最近亲眼看到共产 党在建国上种种成功,夙昔我的见解多已站不住,乃始生极大惭愧心,检 讨自己错误所在,而后恍然于中共之所以对。”(《梁漱漢全集》第八卷77页) 在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、四分五裂之后,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情怀的 读书人见到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统一局面,岂有不心悦诚服的。无论是张元 济的自挽联中的“及身已见太平来”,还是梁漱溟1951年在政协会议发言 中声明的“今后在政治上我将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”,都完全是由衷之

七,

更多的一批知识分子在去留之际的选择不是政治性的,其中起更大作 用的毋宁是家庭原因,拖家带口难以流徙。从浦江清日记看,他当时是清 华大学教授,想走是可以走的,但他从未想过要走。1948年12月12 口下 午,有同事告诉浦江清“确乎校方对于想走的同仁要给予若干便利”,他 在日记中说:“我也不想走,我的小家庭都在这里,不愿再有迁动的狼狈 情形。我在南方也无可立足,母、弟在沪、淞,被解放的日子是同样地近。 假如我到台湾或广东,反而与母、弟失去联络。”那时清华园里风声已很 紧,谣言四起,卖菜的老农说共产党的军队已到了附近。晚上他们家杀鸡 请客,客人有朱自清夫人等,“大家说这一席也许可以永为纪念,并且希 望今夜睡一个好觉,到明天醒来,局面已经完全改变,没有战争,而我们 已被解放了。”从这番话我们不难判断,他们对共产党的到来在心底里表 示欢迎。尽管埋头于古典文学的浦江清对共产党毫不了解,但他认为“都 是中国人。学校是一个团体,假如多数人不离开,可保安全,并且可避免 损失和遭受破坏。”(《梁漱溟全集》第六卷857页)

沈从文当时的心态——“竟只想回到家乡去隐居,或到厦大或岭南大 学去。对于革命,除感到一种恐怖只想逃避外,其他毫无所知。”(浦江清:

《清华园曰记西行曰记》(增补本)246——248页,生活‘读书。新知三联书店〗9〃年版)

1949旱。?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

159

最后他选择了留在北大,等待变化。他以后谈到这一选择时说更多的是为 了家人。在写给亲戚的一封信中他坦言:“用笔了二十多年,根本不和国 民党混过,只因习惯为自由处理文字,两年来态度上不积极,作成一些错 误,不知不觉便被人推于一个困难环境中,‘为国民党利用’的阱坑边缘。 如真的和现实政治相混,那就早飞到台湾广州去了,哪会搁到这个孤点上 受罪? ”(《沈从文全集》第27卷丨53页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)另据他的学

生汪曾褀回忆,沈从文之所以没有离开北平到台湾去,“其中一个原因:他 过去曾资助过一些学生到延安去。另外,他还有一些朋友如丁玲、何其芳、 严文井等也在延安,而且有的是文艺界的领导人,他认为他们会帮忙说话

的。” U沈从文全集》第19卷抑一21页)

还有一点,就是在吃尽了国民党统治下的苦头之后,人们在心理上都 普遍盼望变化,虽然大多数知识分子对共产党本身是陌生的,甚至一无所 知,但对共产党心存好感。钱穆在《师友杂忆》中的一番话确实说到了点 子上——“国家遭此大变,但距抗战流亡不久,家人生计,顾虑实多。亦 证当时一辈知识分子对共党新政权都抱与人为善之心。果使中共政权成立 后,能善体这番心情,亦未尝不可上下一体,共期有成。”(李辉:《汪曾褀听

沈从文上课》,《中华读书报》2004年4月14曰)

浦江清所说的“都是中国人”,大致上可以代表一般知识分子的普遍 心理。20世纪40年代末,经济状况的每况愈下,是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 普通的中小知识分子普遍左倾的原因。所以包括清华大学在内,讲师、教 员、助教的政治态度就和教授相去甚远,一般来说左倾的多,而教授阶层 相对就更复杂一些,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都有。这大概是社会地位所决定 的,处于中下层的人求变之心更切。

九龙策之九霸王  德国国防军大本营  拉贝日记 -约翰·拉贝1066  华丽宋朝的落寞:这才是宋史(壹+贰)  苏联祭  狼烟北平1  13三国猛将关羽  日本史话  暗杀斯大林的计划  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  如果这就是宋史  参谋长日记系列(全)  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  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  凋落的红颜  往事不忍成历史 作者:阎明  刘备:"常败"的英雄  平生意 楼上黄昏(宫廷战争文、帝王攻、将军受、强强)  方士的历史  九龙策之八崩云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飞剑问道

飞剑问道

在这个世界,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,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。修行者们,开法眼,可看妖魔鬼怪。炼一口飞剑,可千里杀敌。千里眼顺风耳,更可探查四方。秦府二公子‘秦云’,便是一位修行者...

天才狂少

天才狂少

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,在一次奇遇后,居然成为傲世天才,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...

恋上美女总裁

恋上美女总裁

什么?要我和美女总裁搞好关系?当然可以!李迪贱笑一声关系就是搞出来的嘛!当兵王之王重回花都,冷艳总裁,傲娇萝莉,清纯助理,火辣警花,群美环绕!花都,我为王!...

开挂

开挂

不牛逼不拉风的低端业余玩家甄浪,被班花拒绝后,偶然得到一块来历神秘的智能芯片。从此,一个游戏界的传奇诞生了。那神一样的操作妖一样的走位魔一样的意识,令无数高端玩家失声惊呼挂了吧?事实证明,甄浪注定是泡不到班花的男人。因为,千姿百态的系花院花校花,风情各异的美女老师女神主播,纷纷闯进了他的生活火爆...

篮坛第一外挂

篮坛第一外挂

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,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,哇靠!不看人传球,队友空了!不,队友选择高抛,漂亮的空中接力!等等,怎么有点奇怪呢?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。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。书友群484028022,欢迎大家进群聊天!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